Day-1
第一天的关键词是旅行,别的不用想,主打一个位移。清晨拉起提前收拾明白的行李一路辗转,在机场眼观六路稀里糊涂的登了基(平身)。坐地日行八万里,只缘身在飞机中。在天上也不无聊,时而鼓捣鼓捣小电视(怎么还是触摸屏),时而摆弄摆弄窗户(研究成果是能成功地调节遮光度必不是开窗通风),时而打开手机感叹一下空中wifi有点贵再把手机合上,时而做做下次要三份盒饭的美梦(先吃再颠 可真锻炼胃口)。
你在飞机上点了一杯加冰块的椰子水。一出机场,温热湿润的空气迅速在镜片上液化,你透过雾蒙蒙的镜片,看到站在路边的早就不是杨树而是椰子树。就连餐厅配的果汁都是整个椰子还给勺(这是下集),你明白,这,热带已来。一行六人坐上空荡荡的接驳车直达酒店。后话不提,今日完结。
Day-2
来干正事了!
手机一交,关门比赛。
此话略过,只看晚饭。
风味十足,盛情宽带。
这里从不在饮食上亏待,中晚餐都饱含满满诚意。(当然有没有好心情享用是另外一回事)。
本集虽短,压力全散。
且看明天,溪村招待。
平生从不晒吃晒喝的人,亲手挖出椰子的白肉,也会直呼太值得
来自摄影师图片
左:开场仪式,里面有我
右:得铁牌的过程
Day-3
先是去参观展厅,展厅不让拍,内容大致是华为的一些产品介绍。很多只是个demo,比如演示手机直播“流量包”产品时,那个直播软件还是用unity模拟的。也有能根据人流密度来旋转发信器角度的设备,是让一个人站到踏板上示意的。还有分光器设备,一个润喉糖盒子里随意粘上几个棱镜,就能分光了,好神奇。
感觉开发产品,玩具版是很重要的。不要怕它没用,想法才是瓶颈。
然后溪村(全称溪流背坡村)咔!嚓!开!拍!
出发,深圳→东莞
左:经典椰子树
中:途径莞深高速
右:松山湖立牌
欧式风情=充满自由的石膏+宝塔尖尖
左:经典照相环节
右:风景
经典照相环节
1:车头
2:车上路线
3:车尾
巴黎到了
1:上火车
2:在火车上
3/4:开门
5:火车上的风景
午餐收尾,今日结束
补上摄影师的照片,这两张里都有我,而且构图宏大,喜欢~
Day-4
休息日。
高情商:一个良好的行程安排会留给来宾充分的休息时间
事实:错峰参观
低情商:深圳又晒又没有景点
内容:酒店补作业,外卖点了早茶,报吃。
Day-5
闭幕式与回城
左:会场
中:奖牌
右:茶歇
左:合影(四张旗子八张照片,为什么选这张因为看上去还像个人)
右:三等奖的铁牌
左:万米高空
右:北京到了
Appendix-比赛心得
这是本次我得以前往美丽深圳的首席赞助商(C老师)要求写的比赛心得,估计要流传给弟弟妹妹,故语气难符本人平日做派,好像又菜又装的
菜是真菜
OpenEuler部分的考点一直围绕运维。从省赛的针对华为产品的概念性题目,到国赛对Linux基本命令的考察,再到全球赛直接涉及一系列服务配置(ansible、NAT、Apache、nginx等),清晰地感觉到难度阶梯上升。全球赛严格的闭卷更是加大了挑战性。在省赛和国赛阶段,我们还能凭借对概念和基础命令的记忆应对,但到了全球赛,需要对各种服务的配置细节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能力,这无疑对我们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官方文档是我们唯一可以参考的资料,在比赛过程中,对它的熟悉程度至关重要。如果对文档不够熟悉,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来快速定位相关内容。赛题往往会给出一些提示性的命令,但直接输入这些命令通常无法解决问题。这时,我们可以将这些命令作为关键词,在文档中进行搜索,往往能够筛选出相关的详细教程。例如在最开始的NAT代理服务器设置环节,我遇到了其他没有弹性公网IP的服务器无法访问互联网的问题,题目给出了提示性的命令,我便以此为关键词,在文档中搜索,没想到找到了一步一步的详细教程。感觉赛题是把文档里的操作步骤拆成碎片,让我们去“拼图”。
尽管有了教程的参考,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。在NAT代理服务器的配置中,虽然我按照教程进行操作,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。这时,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:账号给的弹性公网IP的配额正正好好,不允许申请多出来的。这就导致其他十来个服务器都连不上公网,根本无法安装软件和进行相关配置。由于其他两个弹性公网IP其他队员也要使用,我就想出了一个小技巧:将NAT代理的弹性公网IP解绑,即将要配置哪个服务器就把弹性公网IP绑到哪个服务器上(先把IP绑到A服务器装完环境,马上解绑再绑到B服务器,装完再还给C…)。这样是有些狼狈,但至少可以保证进度能够继续进行下去,不会卡死在一开始。
总之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运维工程师的真正价值不在命令记忆,而在于理解分布式系统的相互关系。当面对十几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网格时,即便每一句单点命令都无比正确,若看不清整体架构,依然无法让系统真正运转。之前国赛验证的是工具熟练度,全球赛考验的则是用工具造高楼的能力。